战国七雄集体“返场”?唯独韩国被历史拉黑,这锅到底该谁背?
你看“秦”,后来有前秦、后秦、西秦,即便不是大一统王朝,也在十六国时期刷足了存在感;“楚”更厉害,项羽的西楚霸王名头响当当,五代十国里还有马楚政权,连诗词里都常把南方称作“楚地”;“齐”有北齐、南齐,“燕”有前燕、后燕、南燕、北燕,凑齐了“燕氏家族套餐”;“赵
你看“秦”,后来有前秦、后秦、西秦,即便不是大一统王朝,也在十六国时期刷足了存在感;“楚”更厉害,项羽的西楚霸王名头响当当,五代十国里还有马楚政权,连诗词里都常把南方称作“楚地”;“齐”有北齐、南齐,“燕”有前燕、后燕、南燕、北燕,凑齐了“燕氏家族套餐”;“赵
大家总是说,历史像个转盘,你一推一拉,它就又回到原点。今天要聊的,是那个看似最简单,却最能代表权力和野心的事物——国号。有朋友逗趣问我:“你觉得哪个朝代名儿最好听?”但其实真要说起来,这事儿不只是好听那么简单。每一次王朝更替,风雨飘摇中,第一个要解决的,就是给
我国自唐、虞、夏、商、周、秦到明、清这些时代都称之为朝,如周朝、宋朝等。这些朝代极少有称自己为“国”的,汉朝不会称自己为汉国、唐朝也不称自己为唐国,清朝除外,晚清有时候自称“清国”或“中国”,但在传统上还是称之为清朝。
懂点历史的都知道,秦以后的每一次王朝更迭,头等大事就是换个“国号”。
清朝的历史长度需根据不同计算标准界定,若从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“清”算起,共276年;若从1644年清军入关、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,共268年;若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(清朝前身)算起,则为296年,其中以“1636年-1912年,共276年”为史
关于朱元璋与明教的关系,最深入人心的说法莫过于:明朝国号源自明教,朱元璋靠明教夺取天下,最后却过河拆桥禁止明教。这种说法经由金庸先生的《倚天屠龙记》推广,几乎成了民间历史常识。
历史上,一个国家名称的变迁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烙印,日本国号的演变便是如此。在日本神话中,这片土地曾被称为“八大洲”、“八大岛国”;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,它最早以“倭”的身份进入历史视野。
从来没觉得,一个国家的命名也能左右命运。可日本的国号之变,还真和一杯酒、一句随口的话拴上了。你说国运这东西,好像天上掉馅饼,也像酒桌上的无心闲聊。今天这个故事,绕不开几个古人,也绕不开那句“你们叫‘日本’吧”——说不定,丢在大历史里,就是一粒小石子,可谁知道这
在中国历史上,以“秦”为国号的政权共有五个,它们分别是先秦时期的嬴姓秦国、统一六国的秦朝、十六国时期的前秦、后秦以及隋末唐初的西秦。这些政权虽同以“秦”为号,却因时代背景、统治范围和历史影响的不同而各具特色。一、先秦时期的嬴姓秦国
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,王朝更迭如同潮汐般起落落,每一个新兴政权首先要确定的便是国号——这个象征天命所归、统御四方的政治标识。国号不仅仅是一个朝代的名称,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、复杂的政治诉求和微妙的天命观。从“夏”到“清”,这些二字国号背后,实则是一部浓缩的
一般人可能都以为日本古时候对中国最为臣服的岁月,当属盛唐之时,其实大唐王朝的时候,恰恰是日本作为中国海外藩臣,开始变得不老实,狼心野心逐渐显露的一个分水岭。今天小编就来首先给大家讲一讲,日本对华夏诸王朝认认真真恭守臣职,世代朝贡的岁月,即汉光武帝初年到南朝梁武
在古代历史的长河里,总有那么一些人,凭着他们无畏的勇气和卓越的智慧,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英雄和变革的引领者。刘渊(252年/253年——310年8月29日)这位匈奴汉子,带着他那股拼劲儿和不屈的决心,逆势而上,在动荡的年代里建立了辉煌的汉赵政权。
宋国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,国都商丘(今河南省商丘市),开国国君为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,共历26世,34君,755年。春秋时期,宋襄公代齐作为盟主,成为春秋五霸之一(关于春秋五霸的另外一种说法则没有宋国)。泓水之战后,宋国国力受创。宋景公时期灭曹国,国力渐盛。战国时
张口闭口“大汉”“大唐”,是真有这回事,还是影视剧的“艺术加工”?
越日,大赦改元,国号大梁,废昭宣帝为济阴王。特下一诏令道:王者受命于天,光宅四海,祗事上帝,宠绥万民。革故鼎新,谅历数而先定,创业垂统,知图以无差。神器所归,祥符合应,是以三正互用,五运相生。前朝道消,中原政散,瞻乌莫定,失鹿难追。朕经纬风雷,沐浴霜露,四征七
中国古代王朝更迭频繁,开国皇帝作为朝代的开创者,往往在乱世中崛起,以武力或权谋终结旧秩序,构建新的统治体系。以下按时间顺序,梳理主要朝代的开国皇帝及其关键事迹,内容基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资治通鉴》等正史记载,力求准确权威。
在古代文献和传说中,商族被认为是帝喾的后裔,帝喾的妃子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契,契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,被封于商地(今河南商丘),其部落便称为商族。商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强大,契的后代成汤灭夏建立了商王朝。可能由于商族在早期就有了特定的族名“商”,所以成汤建立的朝代也延
五代十国的大棋盘上,武将的命运往往与一块军事重镇深度绑定。赵匡胤的崛起,也紧紧咬住了名为"归德军节度使"的要职。后周显德三年(956年),周世宗柴荣识他虎将之才,将他任命为节度使——宋州的军政长官从此归于赵匡胤。
老陈家出了个皇帝,国号直接用姓,如今这姓成了大姓!您说这事新鲜不?要搁现在,谁要敢把自个儿姓当公司名,准得让人说一句“太随性”,可在千把年前,还真有这么一位皇帝,登基后连国号都懒得琢磨,直接拿自个儿姓定了国号。这人是谁呢?咱今儿就唠唠南陈开国皇帝陈霸先的故事,
北宋徽宗赵佶宣和二年十月初九(1120年11月1日),方腊揭竿而起。直至宣和三年八月二十四日(1121年10月6日),他被处以凌迟之刑。从起义到死亡,时间跨度达两年零十一个月。不过,方腊在宣和三年四月便战败被俘,因此方腊起义实际仅持续了一年零五个多月。